摘自:《档案春秋》2005年03期 作者:顾留馨
【相关链接】
顾留馨,上海人,生于1908年,早年参加革命。上海解放后,曾任黄浦区第一任区长。他还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师,在历届全国武术比赛中,多次任副总裁判、总裁判。除此之外,他曾担任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体育卷编委、上海市体育宫主任、上海市体育科研所副所长,以及市武术协会主席、中国武术学会委员。11957年应邀赴越南为胡志明主席以及越南军委、体委干部教授过太极拳;著有多部太极拳专著。1990年6月17日,顾留馨同志因患癌症在华东医院病世,享年83岁。本文系顾留馨同志的儿子顾元庄根据其父1985年的录音整理。
初会江膏
1958年7月中旬,国家体委调我去北京教授首长太极拳,当时我正在业余整理武术理论和史料,就随身携带了两箱武术书和工具书立即启程。17日到了北京。
第二天,中南海李志绥大夫来联系,说:“首长是女性,因长期工作紧张,致神经极度衰弱,日夜不能合眼,怕吵声,怕深呼吸,但头脑是清楚的,做过大手术,曾去苏联治病两年,情况未改善,医生已失去信心,劝做气功疗法,她又不耐静坐,现在劝她练太极拳,同意了,才请你来教,主要使她情绪稳定,有所寄托。”李大夫希望我能够注意运动量,订出学习计划。
我随即翻阅一些书籍作笔记,订出—个月的教学计划,送到中南海去。后来据国家体委干部司反映,李志绥大夫认为我的教学方案很科学,因材施教,不像上次有位老师那么蛮干,我才知道有人去中南海教过拳。隔天,李大夫又来联系,约定明天开始教拳,并讲明要教的是毛主席夫人江青。到了那天,李志绥大夫和护土于丽姜接我到中南海毛主席家中,中医章次公也同去诊病。
江青接见时精神甚好,她首先表示欢迎,又说由于身体不好,今天才开始练拳。江青先说了自己的病晴病源,说对静坐没多大耐性,因此听从医生的劝告学太极拳。江青要求讲—讲太极拳有哪几种流派,哪一种流派较好?我说“各派太极拳各有特点,仅形式繁简不同,锻炼原则是一致的。以杨式太极拳为舒展大方,流行较广。‘简化太极拳’是国家体委根据杨式而简化的,这次准备用一个月时间教‘简化太极拳’。”江青听了摇头说“要学就学杨式老套路,不要简化的,时间长一些动作复杂些不要紧。”
这样计划打乱了,我就教她杨式太极拳,江青拿出笔记本一点一点记。但时间一长,江青就显得疲倦了。
开头几次,因江青体弱,腿部无力,仅能练3分钟,即需坐下休息。江青说:“我只能维持20分钟谈话,就要躺在沙发上休息,因此多年来不能接见宾客。”
这样每次都由李志绥大夫或保健局黄树则局长接送我出入中南海,一般上午11时或下午3时练习,李志绥和护士吴旭君、于丽姜—起陪练,有时去江青的疗养处万寿路别墅中练习。
练了一段时间后,江青对我说:“西洋舞蹈光是旋转动作,体操机械化,不如中国太极拳心静用意,整体细致,练起来兴趣好。太极拳比较柔和,全身内外各部位协调,我决定以后要把太极拳改编成舞蹈,不但拳操改成舞蹈,就是你们的推手方法,也可以改成舞蹈动作。”我听了就想,怎么刚学了不久,就想发明创造呢?有一次护土笑着说“江青练太极拳入了迷,连昨天打杜洛克的时候也在做太极拳手势呢!”
有一次,江青留黄树则和我午餐,江青谈到《静静的顿河》小说和电影都有问题;丑化了革命者,宣扬了坏蛋。主席和她都有这看法。江青还介绍黄树则在延安时也搞文艺、写文章,现改行为卫生工作者。江青接着说:“主席多少年来一直在考虑重大问题,从未空闲过,不但考虑国内问题,还考虑国际共运问题。许多同志对主席思想,不很好研究,因此不理解,我对主席的思想,还不能紧紧跟上。主席说过,自然界生存竞争,物竞天择是很残酷的。”
江青开始只能练三分钟,后来能坚持五分钟,虽然运动量很小,但到五分钟,还是坚持不住躺在沙发上休息了。练了十多次,还未学完第—段,江青已有两次感到不舒服。李志绥大夫和我商量是不是江青不适宜练拳,才又发病了?我认为既然别的疗法都试过了,我对太极拳疗效还是有信心的,只要坚持练下去,会有效果;我们应从运动量上、动作简化上研究一下。我向江青提出为适应她的体力条件想把动作变通一下,但江青说:“那不必,不要听医生的,我身体不行,但意志是坚强的,会坚持下去的。”
终于有一天练拳后,江青坐在沙发上休息时说:“顾老师,我这个学生身体太不争气,如果在几年前,我可以当个好学生把太极拳练好,现在不行,病又发了,练拳后觉得很有趣,但又觉得腰脚很酸。你不要误会,这不是练拳的原因,现在我想休息几天,目前只能暂停—下,但我的心是不死的,以后还会请你来教;我很感激你的认真负责,很对不起你远道而来,回去替我向荣高棠致谢,也向上海市体委致谢。”(她不知道国家体委已留我下来)当时,我极为不安,我没教好,教失败了!我只能说:“等你身体好些,再通知我。我回去还得好好研究教法和生理学的书。”、接着,江青请我、李大夫、护士—起吃午饭,席间,她表示一定要把太极拳学会、练好。
|